close

S__10035471.jpg

來到與哲學家對談的第三夜,如何割捨別人的課題

 

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期望能得到別人的認同

但是,當我們以獲得別人的認同為最終目標時,就真正的失去人生的自由

我們不應該是活在別人的期望之中,也沒有人應該活在我們的期望之中

雖然我們普世的觀念都認為,獲得別人的認同是確認自己存在價值的第一印象

但是當我們陷入這樣的迷失,就失去獲得真正自由人生的可能

 

我們所做的每件事,都不應該是為了誰而做

而僅僅必須是因為自己想做,不會因為別人說這樣不好就拒絕;也不會因為大家都說好就去做

說到這裡,可能我自己想到了所謂的「從眾心態」,跟著大家一起總是不會錯誤的

但這樣是不是就失去擁有自己人生的可能了呢?

 

另外書中提及一個非常特別的觀念【課題分離】

所謂的課題分離,講到親子關係最顯而易見

父母親總是將孩子的課題攬到自己身上,就是所謂的將自己一腳踏入別人的課題當中

孩子不讀書,真正身受其害的是孩子並非父母!

但是父母卻會因為這件事,而干涉孩子的課題,這就是造成不愉快的開始

 

而我們要有哪些行為是我們自己的課題,別人要對我們的行為有甚麼想法是別人的課題

我們太容易,去在乎別人如何看待自己,也就是一腳踏入別人的課題中,所以人生便感到不愉快了

 

講到這邊,阿德勒的見解真的相當獨特,但也是一時之間難以讓人接受的

我們要如何切割課題到底是歸屬於誰呢?

哲學家說:「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,最後會由誰來承受?」

就是辨別課題最快速的方法了

 例如父母關心孩子的課業;而課業好壞最直接影響的人卻是孩子

(事實上就是父母干涉了孩子的課題)

但若毫無關心是否太過無情無義了呢?

單就親子關係來說,也許能做的僅僅只是引導而非過度干涉

 

事實上我們都渴望尋求認同,然而這樣的向外渴求卻反而牽制我們身為自己的自由

阿德勒說:所謂的自由,其實就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

如果我們能不在乎他人眼光,專心一致的成為自己心中的樣子,就是真的自由吧?

 

事實上,沒有人會被所有人的喜歡;想當然也不會有人被所有的人討厭

被討厭的勇氣?在我看來也許是掙脫無謂的言語,真實地做自己

相信無論如何都能找到屬於自己自在的一片天地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ureNature 的頭像
    PureNature

    PureNature的人生面面觀

    PureNatu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